近几年盛行韩国风,大韩民国也通过流行音乐、电视剧、电影等文化管道把自家的文化包装并外销到亚洲及世界各地。过程中也带动了韩国的旅游及饮食事业。而其成功之处,可以在几乎所有食阁中都能找到卖韩国食品的摊位可见一般。而国人对韩国泡菜、烤肉、人参鸡汤、石锅拌饭也都不陌生。韩国菜几乎已溶入本地的饮食文化。
这次去韩国,尽量尝试当地传统的饮食文化。虽然不能说有深入的见地,但管中窥豹,仍能见其斑。而其中得到的结论是,韩国饮食文化的层次,要比中国菜和日本菜来得低。
也许有韩国人会觉得不服气,就让我举几个例子来证明。
到了济州岛,沿途看到有渔妇卖海参、海螺刺生(也就是sashimi)。我想这种难得一见的食品,怎么样都得试一试。 看到老板娘从大盆里捞出海产,手起刀落,清水洗一洗就摆盘端上来。这道菜吃时得沾上酱油膏和芥末酱。新鲜不在话下,但是但是。。。老板娘居然没有把内脏清理掉,结果吃进嘴里,带一些鱼腥味。别以为是象吃海胆那种海洋味,这真的是象吃到处理不干净的鱼腹那味道。我跟当地导游提起时,她还说:“当地人都不会把内脏去除,因为那才营养。” 由此可见,当地的饮食文化还处于‘尽量不浪费养份’的阶段,而这种心态也许是长期经济条件不好而形成的。
回到大陆,一般都是吃火锅。听当地人说,韩国人平常很少吃肉,火锅一般都是大量的蔬菜。除了清汤,也没有太多的调味,吃时才沾点酱青和生切的青辣椒。如果有追看韩剧的朋友,就会发现他们一般都爱煮泡菜锅。那是让泡菜的酸辣味成为汤底的基础,而不必象中、日餐那样用不同的食材熬上汤底。
泡菜虽说是韩国菜的精髓,但应该也是源于须要把新鲜蔬菜保存下来而衍生的。石锅拌饭,说穿了是始于把剩菜拌入饭里而形成的一道菜。韩国烤肉里的腌肉,不知多少是为了防腐,又多少是为了掩盖肉的不新鲜而产生的工序。而老百姓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Budae jjigae (翻译过来是 “军营汤”,有时也叫Johnson 汤),这是源于韩战时,韩国人把美军送的香肠、午餐肉、乳酪片,加上自己的泡菜、大葱、蒜、豆腐、快熟面,成为一道营养还挺均衡的大锅菜。
如果说有那道菜比较有文化,那应该是他们的人参鸡汤。一只鸡里塞入人参、红枣和糯米熬出精华,剖开鸡腹,糯米流出,成为半汤半粥,在生病没味口时,倒是不错的进补食品。人参鸡汤早期是宫廷菜,平民百姓还不容易吃到。第一次吃时,满心期待,吃了第一口差一点没喷出来,怎么一点咸味都没有?原来这道菜一般都不下盐,老板体恤现代人的口味,送上一小碟的盐巴,鸡肉也让我们沾酱青,不然真的象蔡澜先生描写的 - 淡出鸟来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