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14 November 2010

QQ面家

QQ面家挂的是砂拉越风味面的招牌。以前砂拉越风味面只知道有家香,但自从家香牛车水的分店关了之后,就比较少碰到砂拉越面。

砂拉越面,特点在于面的口感比较Q,但又不像香港全蛋面那么弹牙,算是介于潮州面仔和香港全蛋面之间。

QQ面家的面没有家香的卷曲,口感也稍微软一点,但我喜欢,也许因为让我想起小时候吃的鸡肉面。

这里的招牌面配料丰富,除了叉烧、肉脞、云吞,还有鱼丸和肉丸。


面色很淡,因为师傅只是简简单单的拌了酱青和油,要加辣椒的话,可以自己到柜台任添。


还有烤猪排面 - 虽然名义上叫烤,但应该是用煎的。猪排煎得很嫩,味道类似排骨王,但没那么酸,也没有一般排骨王的酒气。

坦白说,这里的配料味道是不错,但并不是特别鲜明,并不会让人有惊艳的感觉。除了招牌面和烤猪排面,店里还有做咖喱鸡面、排骨面、小碗面、卤面、冬炎汤面、甚至炒面等。

电影《无间道2》有一句经典的对白,女主角说:“做女人很简单,只要男人好,我做什么都行。”借用这一句对白,其实只要面条好,搭上什么配料都行。那天把烤猪排吃完后,剩下两口面,细细的嚼在嘴里,已经有很幸福的感觉,配料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。

QQ面家位于白沙孚广场。

Tuesday, 2 November 2010

老金源

老金源卖的是怀旧风味。老板很年轻,走的却是阿嬤味道的路线。但若仔细一尝,会发现这里有旧瓶装新酒。

当天点了猪肚汤和有味饭。


猪肚汤用小暖炉呈上,能保温又添情趣。汤底是浓浓的肉鲜味和胡椒味,真的像老一辈人家煮出来的味道,但材料除了猪肚,还加了肉片和肉丸,让食客不至于太单调。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蒜头辣椒和黑酱油,不然整个搭配会更棒。


有味饭看起来有一点油腻,但其实不然。除了香菇,老板用鱼饼取代了猪肉,所以照片中看到的白色块状并不是肥猪油。鱼饼有提鲜的效果,但整盘饭吃起来还相当清爽。这道菜改良的不错。

这里的招牌菜是烤鸡翅膀。当天去的时候刚好卖完,因为是用烘炉来烤,所以下一批得等二十分钟,我等不及,只好错过了。这次失之交臂,只好下一回再试。

除了这些,这里还有梅菜扣肉、家乡肉脞、蒸肉饼、木耳鸡等怀旧菜肴,邻座点了些,看起来还不错。

老金源在明古连街阳光大厦(Sunshine Plaza)里面。


Monday, 1 November 2010

Food for Thought

今天介绍一间比较不寻常的餐厅。



Food for Thought 除了卖食物以外,也希望能改善这个世界。餐牌上标明将利润的百分之十来做善事,而且除了出钱之外,也希望能出一份力。老板可算是理想和实际相当平衡的人,知道餐厅要能赚钱,才能持久地做善事。所以摆明着是拿出利润的百分之十,而不是收入的百分之十。

餐厅要成功,也不能只靠理念,东西要好吃才行。



那天点的是亚洲凯撒沙拉和手撕烤肉三明治。亚洲凯撒沙拉在罗马尼生菜、鸡胸肉和软心水煮蛋上淋上扣肉的卤汁,再撒上一些炸酥的江鱼仔,口味相当特别。卤汁相当浓稠,所以能沾在生菜叶上。江鱼仔起了画龙点睛的功效。

手撕烤肉是将猪肉慢火烤熟后,撕成肉丝。猪肉烤得恰好,烤得烂,但又不会太干而变柴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肉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味道,幸好有烧烤酱陪衬,整道三明治变得好吃起来。上面橙色的是南瓜块,有一点画蛇添足的感觉,但不喜欢就剔掉算了。

这里的东西不错吃,有好吃的,又能兼做善事,何乐而不为呢。尝过卤汁,感觉他的扣肉三明治应该也会相当精彩。

Food for Thought 在新的国家图书馆对面的桥北中心。